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关于授予2024年首都劳动奖状、奖章和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的决定》(京工发﹝2024﹞11号),授予76个单位“首都劳动奖状”称号、391名同志“首都劳动奖章”称号、148个班组(团队)“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称号。北京普通高校共23人获得2024年首都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我校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殷恒婵教授获此殊荣。
殷恒婵自1984年留校,一直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40年,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获得教学、科研、咨政领域的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0余项。
一、悉心教学,理念先进,开拓创新,教学成果丰硕,获国家级教学成果、教材奖
承担本、硕、博多层次、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理念先进,主持完成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多策略教与学新体系的创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主持的“体育运动心理学”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主编的《体育心理学》获国家级精品教材(2011)、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2021),以第二参与完成的“体脑双优:基于体育神经科学的体育实践课程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
二、率先提出“无体育不教育”育人理念,已成为政策性话语,社会影响广泛,获北京市教学成果、课程建设奖
率先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素养并重提升新体系的创建与实践”。带领团队创建了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素养并重提升新体系,完成了大公共体育教育新方案,实现了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素养并重提升,成效显著,辐射、引领北京市及全国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改革。成果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
率先策划研发“无体育不教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系列慕课程”。带领团队创建了数字化运动与健康促进课程体系,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学堂在线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注册学习人数近77万,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播放量近2000万,点赞量近32万。被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香港地区等500余所大中小学等广泛应用。成果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
率先开展“无体育不教育——体育学类课程思政”建设。带领团队深挖体育学类课程中的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品德、健康行为等思政元素,将其渗透于理论、实验、实践、实战的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成效显著,引领全国体育学类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受邀在全国体育领域最高层次会议、多所院校等作专题报告。成果被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授予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022)。
三、聚焦国家战略,开展原创性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学研究成果奖
开辟了运动与身心脑健康促进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在国内率先开启“运动与脑执行功能”的研究,创新构建了“运动促进学生脑执行功能发展的多路径理论”,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运动教育方案库”。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48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相关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颁发的国家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020)。
建立了运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脑机制研究新范式。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理念、实证为主的研究思路、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在运动与身心健康促进领域取得了突破成果,为本领域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范式。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篇,出版著作1部。指导的博士论文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2)、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014)。
揭示了太极拳在促进身心脑健康中的独特优势与关键机制。带领团队开展“太极拳促进身心健康的脑机制”系列研究,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7篇,带领团队创建了“国际太极拳健康科学大会”品牌会议,推动了太极拳的科学化、健康化、深度国际化,弘扬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成果获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1)。
四、发挥专业优势,及时转化科研成果服务国家运动队,助力奥运,成绩显著。
带领团队为国家体操、田径、射击、射箭、花滑等多支运动队进行心理科技攻关与服务,多名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取得新突破,获教练员、运动员充分肯定和赞誉,受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多项成果获国家体育总局夏奥会、冬奥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奖(2009、2010)。
五、发挥智库首席专家作用,多项成果被采纳,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支撑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首批体育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带领团队高质量完成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委委托的重大决策咨询项目。如主持完成教育部委托项目,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撑;主持完成的《关于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增量提质”的提案》被民进中央办公厅采纳提交至全国政协等,多项成果被采纳。
六、悉心育人,做学生的业师和人师,培养的硕博成为各领域高层次人才
培养的学生分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最美教师志愿者、全国青年先锋志愿者、全国劳动模范、教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北京市大兴区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骨干教师、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Copyright© 2019 北京师范大学工会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电话:010-58807869
E-mail:xgh@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