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更广阔的成长交流平台,帮助青年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术自由探索,营造宽松活跃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学术生态,引领青年教师将个人发展融入学校发展,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2025年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系列活动。
2025年3月26日中午,第二十五期“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在生地楼116会议室举办,我院30余名青年教师积极参加。
本次沙龙邀请到了生命科学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张凡凡副教授和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楚晓菁讲师作为主讲嘉宾。首先,张凡凡副教授分享了团队在2024年发表在PNAS期刊上关于花粉萌发细胞壁组分分选及运输新机制的最新科研成果。她们的研究团队发现AtFH5蛋白N端胞外域中的EXT基序与AGP23互作,agp23与atfh5突变体的研究揭示了它们在调控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中具有协同作用。AtFH5的N端胞外域缺失会破坏AGP23的动态变化及其在细胞壁的定位。这一研究丰富了人们对植物Formin蛋白功能机制的理解,并为细胞壁组分的分选及运输机制提供了新见解。张凡凡副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还分享了个人成长历程和学术经验,为其他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第二位分享嘉宾楚晓菁讲师主要分享了其作为第一作者于2024年发表在Nature Cancer上的最新科研成果。该研究建立了包括健康、肠炎、肠道息肉、癌旁和肿瘤组织的单细胞图谱,描绘了肿瘤特异性的细胞亚型和转录组变化。基于肿瘤微环境的细胞组成,研究将结直肠癌病人分成6组,描绘了每组病人不同的肿瘤微环境特征及其对应的不同主导免疫逃逸机制。楚晓菁讲师还介绍了个人其他多项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科研兴趣,期待与我院其他教师开展合作。在互动环节,参会教师踊跃提问,展开了热烈探讨。
此次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不但增进了对两位青年教师的深入了解,而且拓展了各位老师的学术视野、为我院教师间内部合作搭建了平台。在热烈的掌声中,生命科学学院第二十五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学院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是青年教师互助成长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与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技能系列培训等活动有机结合,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发展,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新时代大国良师为己任,为国家人才培养献策出力。
Copyright© 2019 北京师范大学工会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电话:010-58807869
E-mail:xgh@bnu.edu.cn